2015年11月17日 13:00  方明

台灣房屋統計實價登錄資訊,今年第2季北市12個行政區有7區交易量比第1季增加,量增最多為北投區,季增幅達23.3%;而量跌最多的是松山區,季減10.4%;進一步觀察價格變化,以松山區房價季增最多達9.9%,且和去年相較松山區亦有15.4%漲幅。

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分析,北投房價親民,買盤以自住為主,第2季均價比第1季小跌2.2%,買方對價跌有感,進而增進購屋意願,因此呈現價跌但量增,顯示價格是現階段促進成交的重要關鍵。

而松山區的價格表現強勁,松山線在房市走緩之際通車,雖有「通車行情」卻不見「通車買氣」,因此呈現價漲量跌的狀況。

蛋黃區除了大安區價格持平,信義、中正皆屬「量增價漲」的表現。信義區今年第2季交易量季增22.9%,均價漲幅達6.6%,和去年第2季均價相較,則是略減3.8%,顯示信義區目前已經有止跌的趨勢,且買氣逐漸回溫。(工商即時)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1117003937-2604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