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31)
- Nov 13 Mon 2017 20:48
炒房人頭戶,私自賣房遭控背信罪,沒收不法所得

炒房大咖「帥過頭」黃家進成立安坑不動產經紀公司舉辦網路揪團集資購屋,女股東王珮琳受託處理房產登記,卻誆稱權狀遺失補件,而將房產以400萬出售,遭黃控告背信,台北地院今依背信罪判決王女有期徒刑1年,犯罪所得400萬元沒收。
- Nov 12 Sun 2017 09:16
買農地前,工務局、地政事務所、農業局三處先問清楚

農委會水保局指出,農地是否有農舍或蓋在其他塊土地,地政資料會有註記;但台南市工務局說,地政、工務或農業局的資料可能都不完全,建議想買農地的民眾,三個機關都問過才能查清楚。
- Nov 12 Sun 2017 09:16
買到「套繪」農地不能蓋農舍 求償無門

別以為買了二分半農地就可以蓋農舍。高雄美濃羅姓農民廿年前買農地,近日申請興建農舍被打回票,原因是過去可用「未毗鄰農地」合併計算建蔽率,他買下的部分農地,已被前地主「借去蓋房子」,土地謄本註記「套繪管制」,不能再蓋農舍。
民國八十九年農業發展條例修正前,農地不限制土地大小,農舍建蔽率為百分之十。依據「台灣省申請自用農舍補充注意事項」規定,若是單筆土地用地不足,可使用同一人名下十公里範圍內未毗鄰農地合併計算。 農發條例修正實施後,須面積兩分半(零點二五公頃)以上農地才能興建農舍。
- Nov 12 Sun 2017 09:15
專家教你解決二次施工
不少建商在建案取得使照後進行「二次施工」,讓物件更有賣相,但若被檢舉或查獲,就會被勒令拆除,專家指出,民眾可循消費爭議途徑,主張建商善後拆除費用。
二次施工不算容積、權狀面積,也不算公設持分,常見二次施工包括陽台外推、頂樓加蓋,部分建商甚至以此作為銷售賣點,但二次施工即是違建,無論消費者購買時是兩廂情願或不知情,獲報後都須拆除,至於費用、求償等問題,是屬於私權範疇,與公權力拆除作業是兩回事,消費者應走消保體系與建商討權益。
- Nov 06 Mon 2017 22:20
台南五大行政區房價
2017/11/03 | 房地產 時報資訊記者/郭鴻慧/報導
近期台積電宣布將於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台南園區,投資興建3奈米新廠,可望增加大量的就業機會與外來移入人口。有巢氏房屋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台南市人口數超過10萬人的五大行政區,近2年成交總價變化,數據顯示,台南市唯一突破20萬人口的永康區,進入盤整階段,總價僅微跌1.7%。
- Nov 06 Mon 2017 22:20
二親等間財產買賣 課贈與稅-經濟日報
2017-11-03 04:16經濟日報 記者蘇秀慧/台北報導
財政部表示,二親等以內親屬間財產的買賣視同贈與,應課徵贈與稅。但如能證明有支付價款,即買賣屬實,且約定的價款查無顯著不相當,免課贈與稅。
- Nov 04 Sat 2017 07:25
調降房貸風險權數
2017年10月31日 18:58 記者戴瑞瑤/台北報導
金管會31日宣布,將調降國銀房貸風險權數,自用住宅由45%下調為35%,非自用住宅則從100%下調為75%,預估今年底上路。其中,若以非自用住宅來看,調低到75%以後,預估可以多出近1.8兆的放款空間。
- Nov 04 Sat 2017 07:25
農地變工業地 220萬炒成2.4億
建立時間:2017/11/02
各縣市競相開發 卻閒置千頃
蘋果》調查
【何柏均、陳偉周、侯良儒╱調查報導】「這是一場權與錢的金錢遊戲!」為解決工業地閒置,行政院長賴清德祭出「強制拍賣」鐵腕,但《蘋果》走訪全台,發現這些看似閒置的土地,近5年急速飆漲,有些區段4年就漲了188%,深入了解後,發現原來一公頃220萬元的農地,20多年來經徵收變更後,已漲至2.4億元。在住宅市場低迷之際,工業區儼然成為不肖業者炒作的金磚。
- Nov 04 Sat 2017 07:25
老屋申貸注意四要點
2017-11-02 12:29
【撰文/林雅惠】
相較於新成屋,老屋實坪多、總價低,成為許多年輕首購族的最愛。但是,也有人擔心屋齡較高的物件會不利申貸,究竟老屋貸款時要注意哪些細節呢?
- Oct 31 Tue 2017 20:59
房屋漏水不說就算了?這樣賣房涉詐欺
「銀行貸款貸不下來,付了50萬元的斡旋金追不回怎麼辦?」類似的慘痛教訓不斷地在現實生活中重演,可道律師事務所出版《別讓買房變成你的惡夢》,透過法院判決實際案例,給購屋人最務實的建議。
《別讓買房變成你的惡夢》蒐集了50餘個購屋糾紛的法院判例,歸納為15種常見購屋糾紛提供精闢解析。擔任書籍主編的可道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吳存富表示,因為實務上,受理太多購屋糾紛的訴訟案件,動輒牽涉數十萬、百萬的金錢損失,其實這狀況是可以避免的。
吳存富說,常見消費者未詳閱合約內容,在房仲積極勸說下簽約付了斡旋金,事後若因故想解約,交付賣方斡旋金轉為定金,甚至衍生違約賠償。但書中法院判例提到,被沒入的斡旋金若偏高,可依《民法》予以酌減。吳存富強烈建議,買房應把握審閱期詳閱合約書內容,請教律師専業意見,免除不必要損失。
- Oct 31 Tue 2017 20:59
申報房地合一稅最常犯的錯誤

凡是2016年1月1日以後取得,或2014年1月2日以後取得且持有期間未滿2年的房屋、土地,在2016年1月1日以後出售者,除非符合免申報條件,否則不論有無應稅額,都需在完成移轉登記次日起算30日內申報繳納房地合一稅。財政部南區國稅局為協助納稅義務人正確申報,避免補稅遭罰,列出5大申報常見錯誤情形,提醒民眾留意。
- Oct 30 Mon 2017 21:33
避免繼承、贈與不動產日後出售被課重稅
移轉不動產方式有3種,買賣、贈與與繼承哪個最能節省稅賦?繼承移轉最單純,贈與的成本最高,須善用基本免稅額、每年分次贈與,並且須連同子女未來出售時機點考慮在內。
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不動產繼承、贈與不動產比例,從2008年合計的13.6%、增加到2017年上半年24.8%,等於平均每4件房地產移轉,有1件是透過繼承或贈與取得。
- Oct 30 Mon 2017 21:33
太陽能屋頂計畫考量關鍵:資格條件、安裝成本
陽光屋頂捲土重來,政府為鼓勵全民參與發展綠電,祭出重金補助,但想靠著安裝太陽能板,電力自給自足或轉售給台電,得要先看看你家的屋頂有沒有及格。
不是家家戶戶都適合太陽能屋頂!經濟部能源局刊物指出,除了你家必須是合法建築外,如果是社區大樓或公寓想安裝在屋頂安裝太陽能板,要建物所有權人,也就是全體住戶都同意安裝。
- Oct 30 Mon 2017 21:33
[貸款]做高價格貸款的法律問題
有民眾將交易金額多寫100萬申請貸款,被法院判刑三個月,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說,個案是賣方不知情才有罪,如果賣方也同意就沒事。高雄地院所屬三民公証找出一判決,買賣雙方都同意做假價格,法院仍判經手代書四個月有期徒刑。
至於買賣雙方,法院在判決書中也認定買賣雙方、人頭和代書有犯意聯絡,為共同正犯,但因檢察官未起訴,因此未作判決。換言之,如果檢察官起訴,買賣雙方、人頭可能都會被判刑。
- Oct 30 Mon 2017 21:33
[區域發展]台中捷運明年試營運 G0站周邊建商搶進
隨著台中捷運綠線明年試營運,最北端的G0站、以及緊鄰的特定商業區周邊土地價格節節上揚,市場又傳出好市多(COSTCO)將落腳於此,在連續利多拉抬下,房市前景一片看好,吸引建商紛紛搶進插旗。
總太地產董事長翁毓羚表示,交通便利性對於中高階主管、新白領階級而言,在購屋時占有極大考量比例,尤其是北部客只要聽到位於捷運旁、加上價格合理,很容易就入手。
- Oct 30 Mon 2017 21:32
法拍屋唯一出入巷道竟被封
屏東市張姓民眾購買了法拍轉售屋,沒想到大門前竟是別人的土地,而遭到封路,讓屋主很傻眼,只能訴請法官裁決袋地通道。
張姓民眾日前買了法拍屋再轉售的2手房屋,由於價格便宜覺得很划算,沒想到這棟房子原屋主竟是鄰居的親屬,房屋出入得通過私人的土地,當初購買時原有一條巷道可以通行,沒想到買了房屋後鄰居認為巷道是私人土地,就將建築的雜物、設備放置在巷道,讓張姓民眾車輛根本無法出入,連走路出大門口也被限制要遶道,相當困擾。
- Oct 30 Mon 2017 21:32
夫妻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
被繼承人王君過世後,長年旅居日本的配偶主張行使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卻未如實申報個人財產、債務,經高雄國稅局調查後,主動放棄請求權。
高雄國稅局表示,被繼承人王君的生存配偶申報的個人財產及債務為零元,不合常理,通知其說明,卻又無法合理交代。
- Oct 30 Mon 2017 21:32
[區域發展]國家級的計畫特區:高雄橋頭新市鎮
2017-10-29

- Oct 30 Mon 2017 21:32
有拜有保庇!搬家、入厝這樣拜拜添好運
買了好厝要入住,搬進去還不算圓滿完成式,
命理專家觀靜老師在《命運好好玩》教大家搬家、
命理專家觀靜老師在《命運好好玩》
1.地基主:家宅平安的守護神
拜拜時間:過年、農曆正月15日、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
- Oct 30 Mon 2017 21:32
[房地產觀察]建照影響
2017年10月25日
近期房市變化就供給面來看,已揮別先前一年半的低潮,新案明顯增加;一般解讀認為,是因為在若干讓利案拉抬下,市場買氣逐步回溫,使得業者信心恢復或增強,終於開始願意再推新案,試探市場水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