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昭彰/淡水報導 淡江大橋的國際競圖結果剛出爐,公路總局昨接著在淡水舉辦道路用地徵收公聽會,部分地主反映土地48年前就被畫為公園限制開發,5/6為道路用地,徵收之後只剩1/6很難再使用,希望政府一併處理,不要把他的地零碎切割分期徵收。
(翻攝自淡江大橋國際競圖網頁)
記者林昭彰/淡水報導 淡江大橋的國際競圖結果剛出爐,公路總局昨接著在淡水舉辦道路用地徵收公聽會,部分地主反映土地48年前就被畫為公園限制開發,5/6為道路用地,徵收之後只剩1/6很難再使用,希望政府一併處理,不要把他的地零碎切割分期徵收。
(翻攝自淡江大橋國際競圖網頁)
文/吳光中
最近常聽到有人說,房價都在跌了,想等跌多一點再買。還有人說,這房市都已經走了10年多頭,也該是反轉向下的時候了! 「房價都在跌了」,說這句話的人,真不知是從哪裡聽來的,鄉民不是有句名言叫「有圖有真相」嗎?要說到房價的真相,那非內政部實價登錄網站莫屬了,現在該網站每半個月公布一次全台的房產成交行情,老實說,我還真聞不到房價下跌的味道,最近兩次公布的資料裡,同區房價的成交行情都還在「正負1成」的合理範圍內。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成交價格沒有明顯變化,但是可以感覺到,有部分屋主的心態確實鬆動了,房仲業者透露,過去是屋主拿著實價登錄行情往上加,現在則是買方利用實價登錄行情往下減,每坪減個1、2萬元,雙方還談得下去,但是一下子砍太多的,屋主也擺明「不想賣」!
目前市場的態勢很明顯,那就是賣方已經鬆動,如果遇到急著用錢或有特殊原因急售的屋主,此時買方如果積極介入談價,是有可能搶到便宜。但是要說房價跌了,那倒也未必,因為從台灣近百年的歷史軌跡來看,房價始終是大漲小回,偶而有下跌,最後也都漲回來,還真應了那句話「有土斯有財」,所以大多數屋主寧願待價而估,也不願意降價求售。
全台每年觀光人次近千萬人,其中大陸旅客就佔了400萬人,取代日本人成為台灣最大觀光國,觀光大餅似乎愈做愈大,但是台灣業者受惠了嗎?記者詢問旅館業、旅行社業者,他們多認為,在陸資的壟斷下,台灣業者根本吃不到大陸團客大餅,只剩下撿「散客」的份。
旅館業者在陸資逐漸的壟斷下,經營愈來愈困難。陳恒芳攝
財政部指出,辦理房屋買賣契稅申報,應自買賣契約成立當日起算30日內填具契稅申報書表,檢附公定格式契約書及有關文件,向主管稽徵機關申報契稅。
舉例來說,簽訂房屋買賣契約時,應以簽約日起算30日內辦理契稅申報,訂約日若是2015年8月4日,應自8月4日起算30日,即9月2日前應辦理申報手續。
財政部強調,納稅人若未在法定期間內申報,每逾三日,加徵應納稅額1%的怠報金,最高以應納稅額為限,但不得超過新臺幣1.5萬元。
房地合一稅明年即將上路,財政部賦稅署昨(21)日表示,新制上路後,出售不動產的契稅、代書費、仲介費、搬運費、裝潢費,都可當成本費用扣除,以減輕納稅人的稅務負擔。
財政部昨天發布「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申報作業要點」,賦稅署副署長蔡碧珍表示,自明年元旦起,房地合一稅新制將正式上路,個人無論有無應納稅額,都應在移轉登記日的次日起30天內申報繳稅,而營利事業則至隔年申報營所稅時,再合併申報繳稅。
房地合一課稅訂日出條款,105年上路,配合停止課徵銷售房屋、土地的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房地合一課稅對象是105年元旦後取得房屋,或103年1月2日後取得、持有2年內出售者。
三讀修正通過條文規定,持有1年以下出售課稅率45%;持有1年以上2年以下稅率35%;持有超過2年至10年以下為20%;持有超過10年為15%。非境內居住者、總機構在境外營利事業,持有未滿1年出售房地課45%,持有超過1年課35%,避免外資在台炒房。
為減少影響自住者,三讀修正通過條文規定,自住滿6年,且無供營業使用或出租者,賣屋有免稅額400萬元,扣除免稅額後稅率10%。
修法納入「非自願性」條款與「合建分售」條款,2年內非自願性買賣(如調職、離職須賣房)者,可適用正常稅率20%;民眾用自己的土地與營業人合建,在2年內完成並銷售該房屋,不算作短期投機,也適用正常稅率20%。
此外,繼承或受遺贈取得房屋者,可把被繼承人或遺贈人持有期間合併計入持有期間。
昨天一個很久沒聯絡的朋友突然問我汐止某個靠南港建案的房價,臨時被找去幫忙議價,開價一坪48,
房仲說有人出價42左右一坪,屋主沒答應,屋主要44.75才肯賣,算起來才打0.93折,一般人就照前一
個人出的價格請房仲再去跟屋主談,一整個就是準備讓房仲宰的價格,前一天才出價,房仲煞有其事的
說幫他去跟屋主談看看,第二天房仲就說約屋主出來談,到了現場房仲勢必還要往上拉,想必這時房仲
和屋主都很開心,遇到好客人了,還拿實價登錄來給買方看,說人家成交44.7,有做點功課的都知道實
【MyGoNews林湘慈/綜合報導】桃園市長鄭文燦2015年4月14日主持重大議題會報聽取交通局「桃園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棕線桃園-龜山-迴龍段暨其土地整合發展委託可行性研究」報告後表示,龜山捷運棕線連結新莊線,以捷運開發帶動都市成長,讓北桃通勤民眾方便。市府已於3月10日把棕線計畫的可行性研究修正意見送交通部審查,希望2016年底前完成行政院核定可行性研究,並以2024年完工通車為目標。
鄭文燦指出,機場捷運、龜山捷運棕線、三鶯線延伸等路線,與台北捷運系統連結後,通勤人口可搭乘捷運,減少上下班開車的壅塞,解決桃園通勤族的交通問題。綠線、棕線都是由市府自主興建,棕線採單軌設計,市府同仁也要從中累積經驗,作為推動桃林鐵路捷運化的參考。
對共同推動大八德商圈聯盟,邁向共榮發展,持樂見其成的態度
【MyGoNews林湘慈/綜合報導】為促進大八德商圈區域整體發展,推動成為台灣躍升國際之資訊創新經濟核心,2015年4月8日台北市政府柯文哲市長在大八德商圈內發表對大八德商圈的願景及市府的期待,商圈內重要成員包括八德資訊商圈發展協會、三創數位股份有限公司、光華數位新天地、建國啤酒廠、華山1914文創園區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等與會代表,則對共同推動大八德商圈聯盟,邁向共榮發展,持樂見其成的態度。
商圈動能多元
房市熱度重回去年10月水準,根據住展雜誌統計,3月住展風向球重新站上黃藍燈,擺脫自去年11月步入藍燈以來的低迷市況,其中六大指標僅『議價率』微跌,顯示新成屋、預售屋市場已打破近半年的僵冷局面。
在預售推案部份,北台灣3月預售量體初步統計已飛躍5百億以上,案量大多集中在新北市和桃園市,台北市、新竹市則相對較沉寂。新成屋市場也是熱鬧滾滾,3月新增可售戶數突破1千戶,是今年新高點,指標案遍布北北桃,且當中不乏豪宅產品,顯示業者不再懼畏重稅衝擊,積極推案、強力衝刺檔期的決心。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代表不動產業者銷售信心的媒體量方面,3月建案所釋出的廣告量也有所增加,唯增幅不如預期,月增幅僅約2成。廣告量能稍嫌不足的原因,肇因於部份業者對於買氣是否真的回溫仍有疑慮,加上需有『長久抗戰』的準備,所以廣告從以往一鼓作氣大量釋出,轉為分批小量釋出,細水長流的作戰形態。
從廣告量能的變化,已窺探出業者對市場解讀產生多空分歧的意味;但無論實情為何,3月強力釋出媒體、能見度增加的建案,看屋人數確實有顯著增加。
每週來客組數增加最明顯的縣市是新北市和桃園市,平均增幅約2成,新北市汐止、板橋、新莊、新店、中和、三峽等區,以及桃園與中壢兩區舊市區看屋組數增加較多,約3至5成不等,若有辦活動的案場週來人量可破百組,甚至有建案銷售現場出現『爆桌』的佳績。
新北市三重區地政事務所日前清查無人繼承土地,發現有名老先生過世已超過半年,名下數筆土地共約5千多平方公尺,現值超過4億元卻無人繼承,地政所已透過戶政體系嘗試通知家屬,屆時若仍無人提出申請,政府將代為標售,最後無人申領就會充公。
三重地政所主任邱君萍說,不動產所有權人過世之後6個月內,家屬必須申報遺產稅、辦理繼承登記,否則將按公告地價千分之一開罰,每隔1個月加罰1倍金額,最高罰20倍。
地政所每年都會辦理清查,並從4月公告到6月底。去年單一個人最高額紀錄在蘆洲區,市值6億土地迄今無人繼承;今年最高額則在三重,土地價值4億多。整個三重、蘆洲地區另有143人的310筆土地、66棟建物沒人辦繼承,通常都是因為晚輩對遺產分配談不攏才會擱置。
邱君萍說,其實家屬可以先申辦「公同共有」,事後達成協議再辦理分割繼承,否則除了罰款,不動產會被政府列管15年,然後公開標售,所得金額存於專戶代保管10年,若無人申領就將歸屬國庫。
【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101年立法禁止大面積國有地標售後,地上權標售成為國有土地活化的主要手段,市場接受度也愈來愈高,但消費者對於地上權物件的資訊仍相當缺乏,究竟除了沒有土地產權外,地上權個案還有哪些問題呢?日前便有雜誌媒體特別辦理論壇,邀請產官學界專家為消費者釋疑,然而從與會官員的言談看來,政府對於未來地上權住宅可能引發的爭議,仍抱持『時到時擔當』的態度,讓人充滿隱憂。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若地上權住宅的潛在問題不儘早因應,問題將隨著年限愈來愈少而層出不窮;首先,地上權個案以102年9月30日為分界,以前的個案因法規限制,不得分割地上物產權,因此消費者買到的只有建物使用權,等於一次向建商給付50-70年租金,除此之外,因建商持有戶數眾多,房屋稅率勢必為最高上限的3.6%,與一般自住的1.2%相差3倍,且台北市今年又調高房屋稅,這些增加的成本當然不會是建商吸收,無疑將轉嫁消費者。
另外還有昂貴地租,雖說地上權土地屬國有,不會有地價稅的支出,但每年仍需給付地租,地租為公告地價的1-5%,自用住宅地價稅則是申報地價公告價*0.8*0.002,繳地租比繳地價稅高出至少六倍,且隨著近年公告地價調漲,地租也跟著水漲船高,讓買家雖然省了房價,但持有成本暴增,不見得比較划算。
而地上權個案在貸款時往往無法取得好的利率與額度,使用權案甚至多數銀行都不承作貸款,讓此類個案徒具房價便宜的虛名,原本想省錢的消費者,反而需繳更多的利息、更多的租稅,讓低價成家的美意打折。
因此業界也不斷呼籲,既然地上權是政府政策,就應該在修正這些問題,才不會讓地上權住宅的買家淪為次等公民,但官員們僅表示會盡力使制度完善,但對於銀行該如何放寬地上權案特別是使用權授信?能否免地租或比照自用住宅的低價?使用權案是否能轉型為可分割地上權?皆無具體回應,莫非官方從未想過這些問題?
更重要的是,地上權個案在年限到期後,住戶該何去何從?是否能向政府續租?又或者有其他的處理方式?否則屆時恐看見一群地上權住戶走上街頭,不僅是為了捍衛居住權,也是為多年付出資產竟蕩然無存表示哀悼。
在這些疑問中,消費者絕對是最弱勢的一環,業者將產品售出後,要指望其承擔後果幾乎是緣木求魚,除非地上權案在標售時就規定業者須扛起社會責任畢竟沒有企業能保證未來50-70年還會存在,否則消費者等於遭放生。
雖說目前地上權個案尚無到期的困擾,,政府不能跟業者一樣,存在『未來難預料』的心態,把問題留給後來主事者,這樣只會讓問題愈滾愈大,應該積極應對,及早端出解決方案讓消費者有心理準備,不然到時爭端爆發,將造成消費者、開發商與政府的三輸局面。
新聞提供:住展房屋網www.myhousing.com.tw
為配合開放陸資來台投資,大幅鬆綁現行法令對大陸地區人民購置不動產的相關限制,重點如次:
現階段僅開放陸資企業因業務人員居住之住宅、從事工商業務之廠房、營業處所或辦公場所或其他因業務需要之處所,得取得不動產。
取消大陸地區人民來台取得不動產需說明資金來源之規定。
放寬向金融機構融資之限制
已取得國內居留資格或登記證照之陸資投資人在台購買房地產的貸款規定,比照本國人相關規定辦理。
房地合一稅制明年正式上路,中區國稅局昨(17)日提醒民眾,房地交易時,因取得、改良和移轉房地而支付的費用,像是常見的契稅、印花稅、代書費和修繕費,都可以在申報所得稅時扣除。
國稅局解釋,民眾房地交易所得的計算方式,是把成交價額減除房地取得成本和費用。其中,房地取得費用必須是用在取得、改良和移轉房地用途才可以扣除。
房地取得費用的認定範圍分為三類,包括在購買房地時,為了讓房地達到可供使用狀態的必要費用,像是契稅、印花稅、代書費、規費、公證費、仲介費和效能非二年所能耗竭的修繕費等;出售房屋和土地時所支付的必要費用,例如仲介費、廣告費、清潔費、搬運費;改良土地所支付的費用亦可扣除,例如工程受益費、土地重劃費用,而民眾如果無償捐贈一定比率的土地作為公共設施用地,該筆土地在捐贈時的土地公告現值也是屬於改良土地的費用。
值得注意的是,取得房屋及土地所有權「之後」,應該繳納的土地增值稅、房屋稅、地價稅、管理費、清潔費和金融機構借款利息,就不能列為成本及費用減除。
國稅局強調,出售適用房地合一新制的房地時,民眾除了提出原始取得成本的證明文件,也應該提供支付取得、改良和移轉費用的證明文件,讓國稅局核認後扣除。如果民眾沒有提出上述費用證明文件,或是費用未達成交價額5%,國稅局可以按成交價額的5%計算得減除的費用總額。
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新北報導
大台北地區老宅多,高齡化社會也將來臨,許多尚無法都更改建的公寓,可透過公寓增設電梯讓環境更適宜年長者居住,不過卻因受限落地型電梯會佔用1樓空間,導致低樓層住戶不願裝設。新北市政府首創3種增設電梯方案,更針對房屋稅的部分進行計算調整,多元化的申請方案及最高50%的金額補助,預料能更有助於民眾申請意願。 新北市提出老公寓裝電梯新方案。(新北市都更處提供) 新北市都更處長王玉芬指出,目前4、5層老舊公寓沒有足夠空間設置電梯,假若要增設電梯必須需以外掛式方式處理,更會需要約1坪面積設置,使得推動的困難度增加,加上大多1樓住戶因沒有電梯使用需求,更不利於整合。 為了突破推動困難的現狀,新北市提出3種增設電梯方案,包括「落地型」、「落柱型」及「不落柱型」,也就是除了除一般設置在1樓的落地型電梯之外,可選擇在2樓設置落柱型或不落柱型電梯,讓電梯停駐在2樓,1至2樓則可配合設置輔具等設備。 目前新北市增設電梯補助方案,條件為屋齡15年以上的4、5層樓集合住宅,有適當空間符合電梯設置條件即可提出申請,每案補助總經費以50%為上限。至於增設電梯後公寓房價增值,也讓民眾憂心房屋稅增加,新北市在去年7月1日修正「新北市簡化評定房屋標準價格及房屋現值作業要點」,增設電梯的課稅計算方式已有改變,一般老舊公寓從原本增設電梯後每戶房屋稅增加約1千多元,轉為僅增稅不到百元,大幅減輕民眾的負擔。
原文網址: 創舉!公寓裝電梯不用看1樓臉色 房屋稅也減免 | 好房網News | 最在地化的房地產新聞
財政部新增了11項免課徵奢侈稅的條件,以避免波及屬於非短期投機的不動產買賣案件,其中也包含常被課到奢侈稅的受贈房產和夫妻婚後賣屋,這些情況的持有時間標準將放寬,只要贈與者持有滿2年即可,而夫妻婚後賣房也不再受持有2年的時間限制。
財政部新增了11項免課徵奢侈稅的條件。(好房資料中心)
奢侈稅 契約 水岸豪宅 房子(大刊頭主視覺)
子女出售父母親贈與的房地產,常因為持有時間未滿2年而被課奢侈稅。財政部官員向聯合報表示,根據最新發布的奢侈稅解釋令,未來將調整為只要父母持有滿2年,子女受贈後出售將不用課徵奢侈稅。
另一方面,如果夫妻2人都已經在婚前各自買房,婚後想賣出其中一戶,只要這間房在婚前屬於自住用不動產,即使持有時間未滿2年,也可以免課奢侈稅。
鉅亨網新聞中心2015/01/30 星期五 08:47
房地合一課稅制新版規劃出爐,轉向「輕稅」,房產利得改採單一稅率,並大幅下降至17%;並增訂具體實施日期的日出條款,採行雙軌課稅制,實價課稅範圍僅限新制施行前五年取得的房產。
財政部初步設定,2016年為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的施行首年,依只對施行前五年取得的房產實價課稅原則,則2011年以前取得的不動產,即使在房地合一實施後出售,仍維持現制不變,即房屋及土地分別課稅。
財政部昨(29)日向行政院長毛治國提出課稅方案簡報,鑑於外界批評舊版按5%到45%累進課徵的稅負過重,房產獲利棄守累進稅率,改採單一稅率,初步訂為17%;新版維持一戶2,000萬元自用住宅免稅優惠,長期持有的減徵率提高至80%,並增訂日出條款以縮小實價課稅的打擊面。
依據最新課稅版本,房地合一稅收每年僅約30億元,略高於不動產特種貨物及勞務稅(奢侈稅)每年的稅收。自用住宅部分,新版訂有免稅條款,售價低於2,000萬元免徵房地合一稅,約九成以上的自用住宅買賣案件不受影響。
2015年01月27日 04:10
記者林淑慧/台北報導
又有「假信託、真賣房」的個案被國稅局盯上了。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昨(26)日表示,有
民間假借信託名下不動產,卻在持有未滿2年就出售,藉由信託來規避奢侈稅,經查核認
定實質上屬於銷售行為,反而被補稅帶罰26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