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5-12-19 07:48 聯合報 記者張世杰/台北報導

在天母商圈佇立19年的天母誠品,因租約到期且不再續約,將於今日停燈歇業。 記者張世杰/攝影

伴隨天母人十九年的天母誠品,今天熄燈;誠品的撤離,就像天母商圈的縮影;過去天母東、西路百家店面,如今僅剩四十二家苦撐。老天母人感慨「過去榮景回不去了」。

七○年代的天母,因大使館、語言學校進駐,街頭上處處可見外國人,漢堡、壽司、洋菸和洋酒跟著引進,讓天母在當時的台北市獨樹一格,只要提及「舶來品」,不少人想到的都是天母。

有點異國風情的天母,漸漸發展成北台灣的知名商圈。許多五、六年級生都曾在此留下足跡。隨著時代變遷,天母商圈盛況大不如前。

因租約到期熄燈的誠品,讓許多天母人不捨;台北市產發局統計,截至昨日,設址於天母商圈的公司行號,從一○二年的六十七家,到今年僅剩四十九家,顯現天母店家有漸漸出走趨勢。

隔沒幾條街、位在天母西路已有卅四年的老字號店家「茉莉小吃」,原本兩樓店面,現在僅剩一層。老闆娘回憶,過去客人源源不絕,一條街有上百間店,想開業不一定有位置,現在到處都是出租空房。

天母市集旁的一排商家中,營業超過卅年以上的店家僅剩二間。苦撐的成衣業老闆苦笑,全盛時期只要進美、英款式衣服就一掃而空,現在改進韓國衣物,一天賣出一件就偷笑,「天母都不天母了」。

隔壁鎖匠店業者無奈的說,天母外國人、有錢人出走,但許多房東仍認為天母土地很值錢,租金不願下降,但店家收入下滑,收支無法平衡只好出走,讓天母商圈繁景不再。

「同樣的租金,如果你是店家,要開在市區還是天母?」天母商圈協會理事長唐笛嘆氣,不景氣,捷運也沒經過天母,客人少、租金高,許多老店家紛紛出走,服飾業最慘,網拍盛行後,天母特色不再。

不過唐笛認為,即使如此,仍有許多年輕人看準天母人的高消費能力,開始在小巷內租店面,用創意和特色立足,強調「天母不是落寞是在轉型」。

原文網址:http://udn.com/news/story/7323/1387724-%E5%A4%A9%E6%AF%8D%E5%95%86%E5%9C%88%E2%80%A6%E8%AA%A0%E5%93%81%E5%87%BA%E8%B5%B0-%E5%89%A942%E5%AE%B6%E8%8B%A6%E6%92%9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 的頭像
    TO

    不動產資訊

    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