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各界對實價登錄多數抱以正面評價,期望揭露房價有助房市交易透明,實價登錄從去年8月1日上路,至今快滿1年,但政府執行時有多項篩選條件,讓實價登錄未全部公開,其中又以採區段、識別化與篩選異常值,讓實價登錄不「實價」。 

 

實價登錄尚未揭露個案

區段揭露只做半套

高雄市仲介公會副理事長鄭啟峰表示,政府扣除5%異常值,讓最低與最高價的成交案無法顯示,以去頭去尾的實價登錄內容,防止哄抬價格,而又以保護個資前提,採區段與識別化揭露,透過籠統的資訊公開,忽略方位、裝潢、風水瑕疵與建商品牌,給人政策只做半套的詬病,並不利房市透明。
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不動產經營系系主任賴碧瑩指出,篩選異常值中的好價與壞價,為統計學的大數法則,就學理而言是正確的,但礙於輿論壓力與買賣雙方期待,政府有朝向全公開化的趨勢,屆時揭露率將有效提升,「但當所有數據毫不保留公開,如何協助民眾解讀數據,將是一大難題。」
賴碧瑩說,篩選並扣除5%異常值,較常發生在台北市,因中南部房價相對便宜,施行比率極低。其中異常值篩選內容又以超乎市場交易行情的金店面,與極具指標豪宅案較多,政府用意不外乎減少人為操作房價。
目前傳言已成交、實價登錄卻未公開的資訊,包括北市大安區永康街1.68坪鹹酥雞店面成交2760萬元,換算每坪1642.9萬元史上最高;而名列亞洲10大豪宅的信義區「皇翔御琚」,傳言單戶5.5億元是豪宅新高價。 


特殊價格可註原因

鄭啟峰認為,無論是豪宅名墅或燙金店面,若資料來源有所本且確實成交,實價登錄理應公開,政府無須過度篩選,最多加註原因。但內政部堅持太過異常的數據不具參考意義,且擔心造成民眾混亂,若經查是實際成交價,再由各縣市決定是否揭露。今天將揭露6月資料逾2萬6000件。 


張美惠 45歲
餐飲業 住高雄41年

【民眾看實價登錄問題】揭露速度慢

實價登錄訊息是未來我們家買屋重要參考,但我認為揭露內容不完整、更新過慢,希望未來公開訊息越多越好,方便我們較客觀的選擇。 



張盈兮 36歲
科技業 住北市10年

應全部公開

政府不應選擇性揭露,應全部公開;有特殊交易再註明為何偏離市況。過去行情多是業者講,實價登錄讓行情透明,業者和消費者才對等。 


實價登錄 細則問題

★為保護個資,實價登錄採區段化、去識別化
→問題:實價登錄以50組門牌號碼為區間,忽略物件特性與門牌效應、以及常見的「一路兩價」等問題。
★為避免刻意炒作,篩選異常值
→問題:政府為避免有心人刻意哄抬價格,扣除5%「異常值」,造成最低與最高價等成交案無法顯示。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實價登錄 查詢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 的頭像
    TO

    不動產資訊

    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