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實價登錄本來就漏洞不少。實價登錄原是基於推動房價透明化的美意,但後來立法上卻留下不少的模糊空間,至於原因為何就不得而知了。且就實價登錄不足之處有下列四點:
一、實價登錄資料去頭去尾。
二、預售屋買賣可以等銷售期結束才登錄。
三、對於蓄意的無法驗證,事實上所有的登錄資料都未納入審查。
四、車位坪數混入房屋坪數計算單坪價格。
分析如下:
實價登錄資料去頭去尾:實際施行上,對於統計上的離群值,內政部保有不公佈的權利。也就是最高價、最低價可能不會被公佈出來。也許是政府部門怕這些超高價格的豪宅交易,會帶動整體房市上漲,但終究是沒有全面性地反應出市場上的交易價格,舉例像是日前河南王購買三戶帝寶一事。</span></span></p>
二、預售屋買賣資料登錄有時間差:由於法條裏對代銷業的登錄時間要求是銷售期結束後,明顯可看出這讓相關業者有更大操作空間。如果交易價格資料被延後登錄,購屋者能夠參考的依據就愈少,而該筆實價登錄資訊也愈沒即時性的參考價值。
三、對於蓄意的作價無法驗證:政府要求所有買賣交易皆需實價登錄,然而登錄的依據是私契
即民間買賣契約。但是政府單位根本就不審查交易是否屬實。然而作價這話又怎麼說呢?舉例今天某些人或公司希望利用實價登錄的公示性,來拉抬他手中房子的價格也就是手中不只一戶,可能將其中一戶作買賣,但實際上買方並不支付價款,把價格作高來拉抬手中其他房子的價格。有時也會兩幫人互相買賣來作價,待價格節節上升才真的售出獲利。但另一方面來說,其實全面查核購屋資金流向確也有其難處。一則太過擾民,二則可能因人力不足而難以實施。於是這也就讓有心人士有了操作的空間。
四、實價登錄查詢資料中,單價混淆失真:這是筆者最為垢病的一點。在房屋交易習慣上,除了軍宅、國宅一類的房子,事實上建商預售時,賣給買方是房子有房子的價格,車位則另有車位的價格。通常房價按坪數算,車位則按每個每個來計價。除軍宅國宅這類房屋,把車位坪數混入房屋坪數計算單價的結果,會使房價失真而且誤導民眾。說到底也惟有透過公權力去作審查,才可能杜絕"作價"的登錄資訊。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